第(2/3)页 “陛下和元辅的指示高瞻远瞩,直指我大明当前问题的核心。 礼崩之先声,即为党争。天下事皆争,然而似乎都忘了在礼下之争。南北之乐异,终使乐坏,天下一统当先礼同。小吏贪弊,皆因谋利失礼,国之正道,当同欲合礼。 是故,陛下说讲礼,我等不能只讲礼,还要制礼、学礼、行礼。以礼求治,国之正道也。”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温体仁身上,他一句“党争为礼崩先声”,如同棒喝。连刘一燝都极为震撼,因为党争可争不可说。 礼部官员们则更是一个个难以置信,会议前的温体仁,一副维持科举即是维持朝纲的强硬表态,让大家都觉得他今日要为科举张目,但没有想到他第一个响应讲礼之说。 朱慈炅的眼中也露出了小星星,温卿知朕。是啊,讲礼不是讲礼,讲礼是统一思想,连接上下,融合南北,消泯党争,天下同欲。 “不错,朕以为礼部就是一帮吃白食的,没想到还有温卿这样的明白人。诸位先生,你们看,由温卿担纲制礼,主持天下礼议如何?” 会议室内一片吸气声,黄立极看了眼一言不发的孟绍虞,老夫提醒过你,你在坚持什么呢?他摇摇头。 “甚好。老臣无异议。” 刘一燝苦笑了一下也连忙表示。 “可以,老臣也无异议。” 孙承宗皱了皱眉。 “制礼,当以礼部之名,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 朱慈炅点点头, “孙先生所言甚是。这样,温体仁升尚书,掌南礼部印如何?” 朱慈炅此话一出,孔贞运如遭雷击,什么废除科举,啥事都全部烟消云散了。孙承宗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嘴唇微张,只见美髯乱动,却悄然无声。 气氛有些诡异,曹思诚都有点看不下了,他直接对温体仁开口。 “长卿意下如何?” 他本来的意思是,温体仁,别做幸臣,赶紧自己拒绝,别让大家为难。那知温体仁不吃他这套,面色沉静,不急不燥。 “陛下但有所命,臣唯有鞠躬尽瘁。臣以为,礼乐之先,当以忠君为第一,制礼者,先制忠君之礼。我们讲礼,要先讲忠君之礼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