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 回师(下)-《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》
第(3/3)页
“自古以来,得人者得天下!”刘封眼中微有几许落寞之色浮现,“并州地处边关,苦受胡人毒害,素来人少,且不能安居。此次董卓自寻死路杀了袁隗一家,必然袁氏一门大兴兵,董卓不得人心,其势必不可久,败退几无悬念。然而董卓为人心性促狭,绝不会甘心就此失势,便是走,也不会留下一个完好的洛阳给袁绍。彼时,生灵涂炭,百姓必然大披其毒,以致流民四起,群盗丛生。而并州粗安,又与京畿比邻,于公于私,我们并州都不可以坐视不理。德容熟知京畿人事,安抚流民为并州收揽人心,此重担,便要交予德容肩上了!”
张既闻言精神大振,又有些羞愧,当即伏身一揖,朗声道:“公子宅心仁厚,既必当竭力而为,必不教京畿百官有冻馁之忧!”
刘封点了点头,将自己的印信交予了张既:“若有所需,只管派人往晋阳向元皓先生调拔就是了!”
不知不觉中,天色已越渐昏暗了下来,值卫在大帐四角点了几盏灯,默默的又退了回去,火苗扑闪扑闪的,连着刘封的脸色也似着有些捉摸,脸上的笑容更显得极为勉强。
又将军政事务一一安排下去,送了众人出来,天已是大黑了,刘封这才感觉有些乏了。法正却又折了回来,刘封奇道:“孝直去而复来,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?”
法正轻叹一声,道:“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!若是李儒所言尽是实情,你这一去,岂不正是羊入虎口,主公……”
“孝直勿忧,我当会小心行事。”看着法正几乎泄露了机密,刘封打断了他的话,拿起自己的配剑,轻轻的擦拭了起来,一边漫不经心的道:“李儒多智,在城下虽然只是廖廖数语,真假难辩,我们却不得不防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!”
说到这个“宁可信其有”,刘封心头苦涩不已。
法正还有些犹豫,显是不放心的,但他毕竟年少,安慰的话也不大说得出口,略一踌躇,却还是说不出话来。自投靠了并州军,刘备父子便是他的主公,若是刘备有事,还有刘封这一面旗帜,但若是刘备刘封两父子都出了事,威名赫赫的并州便要土崩瓦解了,不由又有些患得患失了。
刘封轻抚着手中长剑,笑道:“孝直是洒脱之人,如何也做这等小儿女之态?”
说话间,双手一送,宝剑入鞘,光华尽收。
第(3/3)页